因果?
本心?
直觉?
这些看似玄之又玄,可陆夜知道,这样的“预感”的确大有讲究。
半晌,陆夜道:“持心正大,佛法无边,磨心如镜,空明自显。”
说着,他抬眼凝视佛子心拙,“你修炼的,应该有‘须弥心照经’,已修炼到‘禅心如镜,坐照窥真’的地步,对否?”
佛子拙心怔住,拢在衣袖中的双手不易察觉地握紧了一下,旋即才缓缓松开。
禅心如镜,坐照窥真!
这样的真谛,哪怕在梵净寺,就是一些老辈人物,都极少知道。
原因就是,记载这种真谛的“须弥心照经”,是梵净寺三大镇派传承中最特殊的一个。
因为要继承这门佛道大无上传承,条件极为苛刻,若不具备“自觉慧根”和“金刚禅心”,根本无法入门。
心拙之所以能够一步步登上梵净寺“佛子”的宝座,原因还就在于,他能够修炼《须弥心照经》!
可他万没想到,有关此经的真谛,竟然会从一个素不相识的黄庭境剑修口中说出。
这让他如何不震惊?
陆夜笑道:“若非如此,你不可能因为一个名字,就心生玄之又玄的预兆,猜测出我所取的这个名字,和你之间存在缘法。”
心拙稳了稳心神,道:“看来,小僧的直觉是对的,不知道友能否赐教,给小僧一个缘由?”
缘由?
这个词用的妙。
陆夜暗赞,缘起之时,因果已生。
所谓缘由,自然是这一场缘法的“因”。
陆夜想了想,道:“现在时机不合适,待两仪城的事情落幕时,你再来找我。记住,莫要插手我的事情。”
心拙双手合十,“好。”
而后,他长身而起,转身离开。
这一切,都被在场其他人看在眼中,可却没人知道,佛子心拙和陆夜聊了什么。
“心拙,你这是何意,想和我扶摇道宗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