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想到这,林菀将手中的计划书晃了晃:“我们瀚海集团希望能与合作社深度合作,共同投资,在渔村兴建一座现代化的海产加工厂。”
“现代化的海产加工厂?”这一下萧山终于坐不住了,反问道,“瀚海集团投资?”
“没错,初期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分类、急冻、包装,后期可以逐步开发鱼丸、鱼干、鱼罐头。”说到这里,林菀吸了口海风,感受着鼻腔里腥咸的味道,又补充了句,“甚至提炼深海鱼油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后或许有机会走高端路线。”
海产品!附加值产品!高端路线!
听着这些名字,萧山点点头,快速接过计划书翻阅起来。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他刚刚还在纠结到底该怎么去考虑渔村的未来,现在林菀竟然就将这些东西,送了上来。
哗啦,哗啦啦。
海风吹动着萧山手中的纸页,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
上面清晰的的罗列了加工厂的规划:初期可以进行海产品的分类、急冻、精细包装,提升附加值嗯。
中期可以引入生产线,开发鱼丸、鱼干、真空包装即食产品。
远期甚至可以考虑提炼深海鱼油、制作贝壳工艺品等高附加值产业。
后面还附带了初步的投资预算、股权分配建议以及瀚海集团承诺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包销渠道。
显然这份计划书并不是头脑一热就拿出来的,而是经过他们仔细研究探讨核算出来的。
认识到这一点后,萧山的目光也开始归于沉静,同时,脑海中飞速权衡起来。
建加工厂,毫无疑问是能够将渔村的资源价值最大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
同时这也能让所有的村民都真正端上铁饭碗,而不是仅仅依靠出海搏命。
只是这样一来,投入太大,管理也会变得复杂起来,最重要的一点——需要稳定的技术和销售渠道。
看了一会后,萧山合上计划书,抬眼看向林菀,语气坚定道:“林总,合作建厂,我同意。这是条好路子。”
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了下。
旋即走上前站在林菀面前,认认真真的看着她肯定道:“但是,加工厂必须以我们渔村合作社为主!“
“土地、人力、资源,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瀚海集团可以以资金、设备和技术入股,利润按协议分成。”
“而且具体细节,需要和我们合作社的全体成员,特别是村长,共同商议决定。”
“最重要的是,工厂可以,但不能对这片大海造成影响。”
这番话说的条理清晰、掷地有声,既展现了合作诚意,又牢牢守住了渔村的根本利益。
他在城里几年,可是听说过不少厂子都对当地的地皮河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他可不希望渔村靠着的这片海,因为他们这一代而变成死海。
林菀眼中闪过一抹赞叹和欣赏,她欣赏萧山的远见也赞叹萧山在巨大利益面前的原则。
这么多年她也见过不少,为了开厂子或者各种原因甘愿牺牲当地生态的!
但能够考虑到以后的却极少,就连那些大学生都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她这两年研究国外的战略和布局,恐怕也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但萧山!
一个渔村老实巴交的捕鱼人,没有什么文化的渔民,竟然能够第一时间意识到可持续这个概念!
显然,萧山并不是一个只图眼前利益的渔民,而是一个真正有魄力、有担当的合作者。
想到这里,林菀笑着伸出手,坦诚道:“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