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位兄长的加入与完善,温恪原本想的“大地主”这一游戏名,哦不,此刻已然不能再叫这个名字了。
大地主这个称呼,在几位阿哥眼中,却显得格局太小,土气未脱,哪里配得上他们这群天家贵胄联手执掌的宏图伟业?
“咱们玩的可不是种地收租。”大阿哥胤禔一拍桌案,眉宇间尽是豪气,“这是纵横天下、掌控财货的棋局,岂能叫个‘地主’?听着就像个守着几亩薄田的老农!”
太子胤礽微微一笑,执笔在宣纸上轻点,“既然是商道纵横,又牵涉国计民生,不如添些气象。龙,乃天子之象;银,通天下之脉。何不唤作——‘龙银商道’?”
此名一出,满室皆静。
随即,众人纷纷颔首称妙,龙腾九霄,银流四海,又暗合商贸流转之理,格局顿开。
在一番热烈的商议之后,“龙银商道”这个全新的名字诞生了。
虽说温恪实在不解这个名字究竟哪里显得高大上了,不过嘛,无所谓啦,大家一起参与玩才更热闹有趣呢。
而真正让这场游戏脱胎换骨的,远不止一个名字。自几位兄长加入后,整个“龙银商道”的世界仿佛被注入了灵魂。
原本粗糙的木雕小屋、简陋的马车模型,如今已被精工细作的楼阁商铺所取代。
青砖灰瓦的票号、飞檐翘角的茶庄、雕梁画栋的盐务衙门,一一浮现于棋盘之上。
更令人惊叹的是,紫禁城的角楼、扬州的瘦西湖、苏州的阊门、汉口的码头,竟都被巧妙地融入地图版图,构成一幅横跨南北的商贸长卷。
温恪望着这焕然一新的景象,心中既惊且佩,到底是接受正统教导的皇子。
她虽带着前世零星记忆,却苦于细节模糊,难以尽数还原。
三阿哥胤祉展现出了他的博学,相较于其他阿哥,他那真可谓是博览群书。
大家都晓得胤祉喜爱看书,几乎各类书籍都爱看,却没想到,他的知识储备竟如此丰厚。
“老三,你可以啊!”大阿哥胤禔忍不住发出由衷的夸赞。
胤禔自己可不怎么热衷于看书,平日里都是为了应付功课,再加上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才勉强看了些兵书之类的。
哪里像老三,看书看得这般繁杂,数量更是惊人。
“只是闲来翻书,觉得各地风物、税制流转,颇有趣味,便多记了些。”三阿哥胤祉难得被大哥这般夸奖,小脸微红,略带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以你这般年纪,能通晓典章、熟稔地理,实属难得。”太子胤礽也十分和煦地对弟弟说道。
见太子哥哥也这般夸赞,三阿哥胤祉愈发腼腆,挠了挠头道:“我看书,其实也是为了能在这游戏里帮上忙。就像这‘龙银商道’,我从古籍里寻了许多商业典故,想着能让游戏更有趣。”
众人听闻,不禁对老三另眼相看,以前觉得这个老三是个书呆子,却不曾想,还是有些见识的。
四阿哥胤禛虽未言语,却微微点头,认可老三的用心。
温恪好奇地凑近三阿哥,问道:“三哥,那你从书里都找了啥有趣的,快给我们讲讲呗。”
三阿哥来了兴致,侃侃而谈:“我发现古代商道讲究诚信、人脉,我们游戏里也可以设置一些情节,比如因诚信获得特殊奖励,靠人脉拓展商路。”
众人听着,纷纷觉得有理。大阿哥胤禔一拍大腿:“好主意啊,老三,照你这么说,咱这游戏还能再丰富些玩法。”
三阿哥见众人兴致高涨,眼中闪过一丝灵光,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手绘图卷,轻轻展开,竟是他亲手绘制的“大清商路舆图”。
图上以朱砂标注各大商埠,墨线勾连茶马古道、海上丝路,甚至细至镖局驿站与票号密语。
他笑着说道,“我还设计了‘商道奇遇卡’,抽中者可遇胡商献宝、漕帮劫道,或得高人指点经营之术。”
温恪惊喜翻看,竟发现一张绘着骆驼商队在月夜沙漠中遇见楼兰幻市的卡牌,栩栩如生。
四阿哥胤禛终于开口,“可加入‘政商互动’机制,官府赈灾时低价放粮,玩家若囤积居奇则遭通缉,若平价分销反得御赐金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