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没回去,你大姐肯定着急。”
“走走,赶紧返航。”
“大姐夫,咱们也得节省柴油。”
杨建国在估算着,这里离着滨城近,还是县城近。无论如何,他们船里的柴油不多了。
“好像还是滨城近。”
“先去滨城,加了油,就回去。”
“可以在滨城那边卖吗?”
“倒是也行,看看那边什么收购价格。”
杨建国说完,发动马达,看了看船舱中的海上罗盘,外加兜里的指南针。
两个小时后,滨城码头。
滨城有好多码头,杨建国也是在经济发达之后,来过滨城。
未来的滨城,号称东方小巴黎。
整个辽省,除了盛京,就是滨城了。
在特殊的时期,滨城的经济发展,要比盛京都好。
高栋望着码头上,那些大船,眼睛都直了。
几十米的铁船,还有收鲜船,密密麻麻,停靠在那边。
他们这种小船,跟人家铁船相比,都没有人注意。
“多时候,咱们也能有这样的船。”
高栋忍不住问了一句,杨建国却笑了笑。
“会有的。”
“我一定会买下这样的船,几十米的船算什么,上百米的远洋船,我也会有。”
“小六子,这几十米的收鲜船多少钱?”
“至少10万块吧。”
杨建国想了想,给出价钱。
“多少?10万块?”
高栋尖叫起来,这太贵了吧。
杨建国还说少了,现阶段的收鲜船,还有几十米的铁船,至少要15万。
码头上的船太多了,杨建国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停靠,他先下船了。
码头上很拥挤,许多渔民刚知道消息可以出海了,纷纷要出去。
杨建国跟人家来了对碰,幸亏杨建国戴着遮阳帽,别人也看不到杨建国的脸,无法认出杨建国是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