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拿稿子,也没看任何人,目光清澈地平视前方。
“娃娃们,”她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像山涧清泉,温润地淌进每个人耳朵里。
“今天,咱们不讲书上的字,先讲个故事。”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连跺脚的声音都没了。
“从前啊,有一只小燕子,飞了好远好远的路,从西边来,落到了咱们红柳沟。”伊莉娜的声音带着一种天然的韵律感,俄语口音很轻,汉语字正腔圆,又带着点柔软的调子。
“它听不懂这里鸟儿的话,这里的鸟儿也听不懂它。它找不到朋友,很孤单。”
“后来呢?”底下有小孩忍不住问。
“后来呀。”伊莉娜笑了,笑容像雪后初晴的阳光。
“它遇到了一只热心的小麻雀。小麻雀一点点教它咱们这儿的话。”
“春天怎么说,夏天怎么说,麦子熟了怎么说,下雪了怎么说…”
她一边说,一边自然地比划着,讲小燕子如何一点点学会吃饭、喝水之类的简单的词汇。
没有生硬的语法,没有拗口的词汇,只有生动的画面和暖暖的情谊。
伊莉娜声音柔和下去,带着笑意,“故事讲完了。”
“娃娃们,学说话,学认字,就像小燕子和小麻雀交朋友。”
“不用怕说错,不用怕听不懂。咱们一起学,一起说,心挨近了,话就通了。”
她微微鞠了一躬。
场中安静了一瞬。
“好!”张德福第一个带头鼓掌,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赞许。
“讲得太好了!”另一个公社干部也忍不住夸道:“深入浅出,孩子肯定爱听!”
“这毛子媳妇儿,真行啊!”
“比前面几个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