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韩大山老两口知道林颂给他们和韩里买了衣服,心里又感动又过意不去。
王秀英拉着林颂的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这让我们怎么感谢你好,大娃能找着你,真是我们老韩家祖坟冒青烟了……”
“妈,您别这么说,都是一家人了。”林颂拍拍她的手,顺势引出了接下来的话,“我和韩相这次去北京参加我妹妹的婚礼,大概十来天才能回来,正想跟您和爸商量个事。”
“啥事?你说,”王秀英立刻表态,“只要妈能办到的,绝没二话。”
韩大山也郑重地点头。
“就是我们那院子,小鸡崽刚喂熟,菜地里的菜也才长起来,一天都离不了人。我们这一走,实在放心不下。”林颂语气诚恳,“想请爸妈辛苦一下,搬过去住几天,帮我们照看照看家,喂喂鸡,浇浇菜。”
“哎呀,我当是啥大事呢,这有啥辛苦的。”王秀英把胸脯拍得砰砰响,“放心,包在妈身上,保证你们回来的时候,院子收拾得利利索索的。”
韩里在一旁急急地举手:“还有我!嫂子,我也能帮忙喂鸡。”
林颂笑了下:“好,小里也来帮忙。那边清静,你白天过去还能安心看书。”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
韩里每天去院子喂鸡浇菜,认识了张连馨,两人很快熟悉了起来。这天下午,他拿着小树枝,教张连馨写字:“你看,这是‘天’,天空的天……这是‘地’,我们脚踩的地……”他写得一笔一划,很是认真。
“馨馨?你怎么跑这儿来了?”姜玉英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
韩里有礼貌地站起来:“阿姨好,我叫韩里。”
韩里?姜玉英记起来了,是韩相的弟弟。她往院子里瞅了几眼:“你哥和嫂子呢?”
韩里抱着和邻居友好相处的心态说道:“他们去京市参加婚礼了,让我爸妈和我帮他们看家。”
去京市参加婚礼?
上辈子她好像隐约听说过,林颂在她妹妹结婚的时候回了一趟京市,但具体怎么回事没人细说。只记得林颂从京市回来后请了很长很长时间的病假。当时张连成没日没夜照顾林颂,被评了“模范丈夫”。
张连馨走到了姜玉英身边,拉住了她的衣角:“嫂子。”
姜玉英收回思绪:“走吧,馨馨。”
回到家后,她嘱咐张连馨:“以后少跟韩里玩。”
张连馨困惑地问:“为什么呀?韩里哥哥教我写字呢。”
姜玉英难得十分耐心:“因为他长大了没出息,而你将来是要考大学的。”她记得上辈子韩里没多大出息,最后好像在村里还是镇上的小学当了个老师。
-
这年头出远门不方便,需要单位开具介绍信,证明身份和出行目的。
林颂觉得既然出去一趟,自然是多一天是一天。五一五天假,她和韩相又请了四天假,加上回来那天是周日,所以拢共十天。
两人先坐长途到市里,然后再坐火车到京市。
挤上长途汽车,韩相让林颂靠窗坐,自己坐在外面。
车开动后,林颂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熟悉景色,渐渐有些困倦,脑袋不由自主地一点一点。
“靠着睡会儿吧,路还长。”韩里说完,调整到一个让林颂靠得舒服、自己也不会太累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