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村子里也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
乔佳欣早早就来到村里的办事处报道了,几辆拉着面粉和大米的卡车也陆续停在了仓库的门口。
搬货是个体力活,上千袋的米面哪是几个人就能搬得完的?
除了陈兵提前安排的人,不少村民也自发来帮忙,有的顺道还帮着邻居领走了,也省得他们再往仓库搬一趟。
“三队,十六户,武保国,还有俺媳妇春花、俺小武扬。”
在册子上记好后,乔佳欣把印泥递给了他:“中,在后面按个手印吧。”
村里人不是谁都会写字,比起签字,还是按手印更方便。
“麻烦啦。”
乔佳欣:“不用客气,东西有点多,您路上慢点。”
在收回登记册的时候,她无意中看到了姥姥的名字:
二队,三十六户,刘淑琴。
没想到还有姥姥的名字啊。
只是,村里大多数的名字后面都跟着好几个家属,只有姥姥的后面空空如也。
“姨,俺姥爷的名字咋不在?”乔佳欣向身旁负责登记的庄秀问道。
庄秀解释说:“不是不在了嘛,所以名字就抹去了。”
乔佳欣又问:“那俺那几个舅呢?”
“他们的户口迁走了。”
登记册只记录户口在祭城村的村民。
曾经的二队三十六户,一共有六个名字,时移世易,乔文生和乔凤来离世,乔家的四个兄弟也把户口迁去了市里,如今就只剩下刘淑琴一个人的了。
城市户口好啊,村里不少人在城里打几年工后,都会想着把户口迁走。
毕竟没人想当一辈子的“农民”。
乔佳欣倒是想当农民,不过她的户口跟着父亲石磊,是一名光荣的工人,便一直没有迁过来。
因为只有姥姥的名字,所以她们只能分到一袋米和一袋面。
不过没关系,已经够她们吃了。
临近中午,趁着来领东西的人不多,他们都准备先回家吃饭,等下午再来继续忙。
刚把办公室的门关上,就听到里面陈兵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叮叮叮……叮叮叮!
电话声似是有情绪一般,催促着他们赶紧把它接起来。
“谁啊,这大中午的。”
庄秀一边把门重新打开,一边暗骂道。
来到电话前,她皱着眉接起了电话,尽管有几分不悦,语气也还是客客气气的:“喂?这是祭城村村长办公室,哪位?”
不知道电话那头说了什么,短短几秒钟后,庄秀的眼珠子瞪得老大,紧紧把听筒贴在耳边,恨不得整个人都顺着电话线钻进去。
“啥呀?你再说一遍?”
“真的假的,咱,咱村真要拆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