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他扭捏着说出了对小孩而言惊人的数字。
这个数字吓了张奶奶一跳,但江皖毫不惊奇,前几天□□期间,自己在家有空就做包子,家里人一顿能吃五六个,而且到现在都没吃腻。
看老人有点犹豫,江皖放出大招:“我家包子确实好吃,您回去尝尝就知道了。”,接着拿出一个素三鲜,掰了一般递给她:“您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张淑芬接过递来的包子,咬了一口。嗬——果然好吃,其实江皖把包子递来的时候她已经隐约闻到被面皮包裹下馅料的香味,放入口中,木耳的脆嫩、胡萝卜的香甜、鸡蛋和香菇的嫩滑口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仔细的嚼两下,她发现包子的面皮在嘴里迸发出麦香和与舌头和牙齿接触时的拉扯感,比市面上没有嚼劲的馒头好吃多了。
品尝过江皖的包子后,张奶奶毫不犹豫的把三种馅每种都挑了几个,买了八个,准备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第一笔生意终于做成,送走张奶奶后好运气似乎来了,没过几分钟旁边就来了一对小情侣,牵着手停在她面前,两人研究了一下菜单,问道:“老板,你的包子辣么?”。女生似乎不太能吃辣。江皖开口:“豆腐粉条的有一点辣味,其他的都不辣!”。
男生似乎比较能吃辣,两人商量了一下,买了两个豆腐粉丝包,两个素三鲜包,还顺便买了一杯酸梅汤。
打开盛放酸梅汤的保温桶,一股冷气带着酸甜的气息趁人不注意狡猾的钻入鼻腔。江皖拿起勺子,舀起一勺乌黑透紫的液体放入杯中,杨雪闻到香味,好奇的走到桶边往里看,不戴眼睛有点看不清楚,于是把手伸到小包里把眼镜拿了出来“老板,你们家酸梅汤颜色好深噢。”
江皖装杯后合上盖子递给杨雪,神秘的眨了眨眼:“这可是用我的独门秘方制作的酸梅汤,保管你喝了不后悔!”
杨雪接过饮料,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
天呐,也太好喝了吧!她中午和男朋友去了一家很有名的连锁火锅店,还点了一杯好评第一的酸梅汤,喝着确实不错,就是太贵了,她中午只喝了一杯还意犹未尽。没想到这个平平无奇小摊上的酸梅汤比火锅店的还好喝。
杨雪咕嘟咕嘟喝了好半杯终于过瘾,把剩下半杯塞到男朋友嘴边。
章放不爱喝这种酸酸甜甜的饮品,但拗不过女朋友,尝了一口。立刻被冰凉爽口的味道和细腻柔滑的口感征服,整个味蕾也被激活。
杨雪竖起大拇指,“小老板,你的酸梅汤是我喝过的第一了!”,章放在一旁连连点头。两人当机立断又打包了两杯。
江皖从做出系统秘制酸梅汤后,因为保质期只有一天,江建国和张芳芳为了喝到酸梅汤,每天主动去清洗材料,眼巴巴的等着江皖做。
江皖把系统给的原料配比及熬制时间都告诉爸爸了,但神奇的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锅、同样的时间,江建国做出来就是没有江皖的好喝。
于是江爸爸不得不酸溜溜的承认江皖在厨艺上更有天赋。
两人付过钱转身准备回学校,江皖担心包子凉了后口感不好,在后面提醒两人:“包子要趁热吃啊,放凉了口感就没那么好了!”。
杨雪和章放一人拿着一杯酸梅汤,回头比了个OK的手势,然后挎着胳膊就走了。
送走两位顾客没一会儿,天已经全黑了,晚上八点,道路两旁的路灯也亮了,两旁炒菜卖烧烤的摊位也开始支桌子、架炉火。人们吃过饭也出来散步,街道两旁愈发热闹。
从来这里开始,江皖已经站了快一个小时了,她实在站不下去,就把踏板上小板凳拿下来,蹲坐在上面,双手撑着下巴,百无聊赖的看着路灯下飞舞的小虫,心里正忧愁包子卖不出去。
说曹操曹操到。
“叮叮——叮叮——”一阵车铃声响起,四五个年轻学生骑着自行车东张西望,远远看到江皖的小摊,立刻冲了过来。
”就是这里,红色三轮车!“一个男生猛然按下刹车,气喘吁吁的说。
”没错,章放说的就是这个老板,是一个年轻姑娘。“另一个染着红发的男生很兴奋,四个男生团团围住江皖的小摊,目光炯炯的盯着她。
江皖蹲坐的时间长,脚有点麻,看到四个男生团团围住,更站不起来了,她咽了咽口水,一脸忐忑的问”你们有事吗?“
扶着三轮车架,她慢慢站起来,心里还在犯嘀咕,都现代社会了,难道还有收保护费的?正要发问,他们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