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摊位没有遮雨的地方,另一个夜市有雨棚,江皖打算如果天气不好就去那里摆摊。
旁边的同伴张爽一听就觉得明天可能有点悬,她妈今天接小侄子放学经过这里,顺便买了几个包子,张爽下班后到哥哥家吃晚饭,看到小侄子吃的很香,所以也拿了一个尝尝,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家里五口人都抢着吃。
她住的地方离这的距离有点远,原本张爽想买一点明天早上当早餐呢,但她来的晚,已经卖光了,刚才手机上天气预报说明天很大概率有雨。
有点不甘心,她想了又想,还是很想吃到这家包子,试探着问老板:“江老板,你有微信群吗,明天去哪里摆摊在群里说一声,免得白跑一趟。
微信群?好像可以。
江皖觉得有必要建一个微信群有,自己摆摊毕竟是个长期事业,而且从今天的情形看,自己的回头客较多,说不定顾客多了还能把其他品类馒头推出去呢。
“目前还没群,不过我现在建一个也行。”说着江皖就掏出手机,面对面建群,眼前的几个顾客也赶紧加了进来。
打开保温桶,里面还能盛出来五六杯酸梅汤,酸梅汤不能隔夜,要是卖不完就要倒掉。
顾客们还没走,江皖干脆搞起促销“酸梅汤只剩四五杯了,现在特价两元一杯,有人要吗?”
没买到包子,剩下几个顾客也挺不甘心,于是一人一杯,把剩下的酸梅汤都分了。
餐车全部清空,江皖也正式收摊回家。
骑在车上,江皖看了一眼手表,现在已经晚上八点五十了,她今天下午五点半下班,到家后把包子都蒸好,中午煮好放冰箱冷藏的酸梅汤装桶,都搬到车上,骑上三轮车到达市场的时间大概七点,脑中复盘了一下计划,发现没多大变动,作为J人,江皖的心情也是非常好了。
周围一些摊贩也开始收拾东西,只有烧烤、麻辣串还在坚守原地,不管干什么都不容易啊,她没忍住打了个哈欠,精神高度集中的两个小时让她手脚有点困顿,还是赶紧回家休息吧。
摆摊地点离家路程不远,晚上车辆也少了很多,江皖骑了十分钟就到了小区楼下,刚把车子停好,就见到两个熟悉的人影在凉亭里晃悠。
江皖把车头扭过去,车灯打开,朝凉亭的方向照去,果然是她爸妈。
这俩人,是在这里等她吗?江皖心里暖暖的,江建国和张芳芳还在朝西边张望,那边是小区大门的方向,江皖这次走的是南门,正好顺路。
“爸!妈!我在这边!”他们俩好像丝毫没察觉到照在里面的灯,一个劲往一个方向看,江皖只好张口提醒他们。
江建国和张芳芳已经在亭子里坐了半个小时。因为担心江皖,两人今天提前关店,想打电话给她,又怕她不高兴。想偷偷去围观闺女的初次创业,但江皖把摆摊地点守的严丝合缝,不告诉他们一点。
没办法,回到家在沙发上坐立不安,于是他们商量着到楼下等江皖。
听到背后有人喊,两人赶紧转过身,江皖还在三轮车上笑着看他们。
江建国赶紧迎上去,帮忙卸掉车上的箱子,张芳芳也把车上的塑料袋和杯子等小物件一样一样整理好装起来。两个人看到江皖也没敢多问,只乐呵呵的帮忙收拾。
江皖心里有点酸,扭过头控制了一下表情,不想让他们担心:“爸,帮我把保温桶搬上去吧,我来抬箱子。”又清了清嗓子“今天的酸梅汤和包子可受欢迎了,全部都卖光了!”
“是嘛,我就知道。”江建国一脸惊喜,赶紧上前抱起银色大桶,晃了晃“还真是,一点都没了。”
张芳芳把小物件塞进袋子后也上前帮忙搬保温箱,看到江皖头发有点乱。问道:“小皖,今天累不累啊。”
看着母亲关切的眼神,江皖不想让她担心,立马摆出得意的表情:“我去摆摊,只花了两个小时,就全卖完了,好多顾客还想要呢。可惜没有了,大家都加我微信,明天还要预定!”
张芳芳看女儿没有沮丧的模样稍稍放心。
一家人把车上的东西都收拾干净,搬回家。一路上江皖给爸妈详细讲述今天摆摊的【心路历程】,从刚开始无人问津到顾客爆发,包子供不应求,听的江建国和张芳芳喜笑颜开。
坐上电梯打开家门,江皖放下手中的箱子就直奔沙发,“我要赶紧躺一下,好累啊!”说着还在上面打了两个滚。
江建国和张芳芳直接把保温桶搬进厨房,开始清洗。江皖见状,爬了起来也到厨房一起忙活。
“我刚才算了一下,今天赚了三百多块呢!”江皖对父母显摆。
张芳芳把洗好的保温箱放在阳台,扭头夸赞:“真厉害,你爸爸一天也就三四百的水平了。”
江建国人到中年,听出来老婆有埋怨他挣钱少的意思,但他是个老好人,不爱生气也从不跟老婆吵架,只一个劲夸赞江皖。
江皖不想引起父母矛盾,换了一个话题:“明天我打算多做一点,今天的九十个不够卖。”
张芳芳有点心疼女儿,今天早上江皖五点就起床和面了,“那明天我在家帮你,你一个人也做不了那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