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拖家带口穿越1964 > 奇兵(第1页)

奇兵(第1页)

王黎的吉普车在尘土飞扬的路上疾驰,车窗外的景象飞速倒退,她的心却早已飞到了遥远的地方。

在她的认知里,来自后世的记忆碎片中,“电子干扰”和“抗电子干扰”这几个字,总是与一个传奇的名字紧密相连——“海上街溜子”815型电子侦察船。那是在她穿越前的时代,这艘其貌不扬的侦察船,以其神出鬼没和强悍的电子战能力闻名于世。最著名的一役,便是在美日澳联合军演中,它如同幽灵般突破了对方自以为固若金汤的10公里警戒封锁线,不仅成功截获了F-35战斗机最核心的雷达频谱参数,甚至胆大包天地通过雷达反向注入干扰信号,导致美军最先进的电子战机雷达瞬间失灵,整个军演被迫狼狈中止。

那是一种何等的魄力与智慧!不是被动地防御抵抗,而是主动地侵入、欺骗、乃至瘫痪对方!

“超宽频接收、高速信号处理、空间滤波与波束成形、庞大的信号特征数据库比对……”王黎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脑海里闪过这些后世电子对抗的核心术语。以当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种级别的抗干扰能力,几乎是天方夜谭。现有的无人机通讯模块,就像是用纸糊的盾牌去抵挡高压水枪,被冲垮是迟早的事。

“如果我们暂时造不出足够坚固的盾……”王黎的眉头紧锁,一个更激进、更冒险的想法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思绪,“那能不能直接打掉对方手里的水枪呢?”

被动挨打从来不是她的风格。主动出击,破坏甚至摧毁对方的电子干扰系统!

噪声干扰?用强大的噪声信号淹没对方的干扰源?但这需要巨大的功率,小小的无人机根本无法承载suchapower-hungrysystem。

欺骗式干扰?向对方的干扰设备发送虚假指令,诱使其关闭或转向?这需要对苏军现役电子干扰设备的信号协议、编码方式了如指掌,这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任务。

“到底要怎么做?”王黎喃喃自语,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扇紧闭的大门前,钥匙似乎就在某个角落,却一时难以摸到。

吉普车一个急刹,停在了219厂的大铁门前。王黎推开车门,早已接到通知的厂长老马和研究所无人机项目组的几名技术骨干已经焦急地等在那里。

“王组长!”“王工!”

众人围了上来。王黎抬手制止了寒暄,目光直接越过老马,投向厂区深处那个熟悉的角落:“陈卫东呢?”

“在……在他的‘实验室’里鼓捣呢。”老马连忙带路。

所谓的“实验室”,其实就是厂区最偏僻的一个废旧仓库。推开门,一股热浪混合着金属灼烧和化学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里面堆满了各种废弃的仪器、拆解的收音机、电视机零件,以及一些谁都叫不上名字的古怪装置。

陈卫东,那个被戏称为“科学狂人”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对着一个裸露着密密麻麻线路板的装置,手里拿着电烙铁,全神贯注地焊接着什么。

早在王黎广州建厂的时候,大家就给她推荐过陈卫东,但他只想搞技术,对生产完全没兴趣。他经常会有一些突发奇想,是一位怪才。

只见他头发乱蓬蓬的,工作服上沾满了油污,听到门口的动静,也只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别吵!正关键时候!”

老马刚要呵斥,王黎拦住了他。她静静地走到陈卫东身后,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和那台闪烁着诡异光芒的装置。

那装置的核心,似乎是一个被改装过的、功率远超寻常的军用步话机发射模块,旁边连接着几个自制的滤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线路杂乱无章,却又隐隐透着某种狂野的逻辑。

“你在做什么?”王黎轻声问,生怕打断他的思路。

陈卫东头也不回,语速极快,带着一种兴奋的癫狂:“隔壁厂区的工业微波炉老是干扰我的收音机信号,烦死了!我给它做个‘反馈礼包’,把它发过来的杂波放大、调个频,再给它塞回去!看谁搞得过谁!”

嗡——!

王黎的脑海仿佛被一道强烈的电流击穿!

放大!调频!塞回去!

简单、粗暴、有效!

这不就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噪声干扰plus版吗?!虽然粗糙,但思路本质一模一样!不需要完全理解对方复杂的信号协议,只需要捕捉到对方的干扰信号特征,然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更强、更针对性调整过的同类信号,反向灌入对方的接收装置,足以烧毁其脆弱的前端电路或导致其过载饱和!

“捕捉信号……放大……调制……反向注入……”王黎的眼睛越来越亮,她猛地抓住陈卫东的胳膊,“如果对方的干扰信号很强,频率很宽,你怎么确保能准确捕捉并‘回敬’过去?”

陈卫东被吓了一跳,这才发现是王黎,他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啊?王工?这个啊……简单,用个宽点的‘网’先兜住,找个‘大喇叭’喊回去,当然,喊之前得让它变个调儿,变得刚好能塞进它耳朵眼里,声音还得特别刺耳……最好还能跟着它跑,它变我也变……”

他说的颠三倒四,全是自己的黑话,但在场的几位技术骨干却听得目瞪口呆,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自适应滤波?”“功率反馈式干扰?”“虽然粗糙,但这思路……这思路太刁钻了!”

王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就是它了!或许不够精密,或许效率不高,但这绝对是当前技术条件下,最快、最有可能实现的一种反击手段!给无人机装上这样的“针刺”,不需要完全免疫干扰,只需要在关键时刻,能猛地蜇一下那只不断释放干扰的“大黄蜂”,让它疼一下,乱一下,甚至暂时瘫痪一下,就足以给我们的无人机创造出宝贵的攻击或撤离窗口!

“陈卫东同志!”王黎的声音无比严肃,“立即放下你手头所有工作!我需要你以这个思路,尽快弄出一个能装在无人机上的,针对苏军常见干扰频段的‘反馈礼包’原型机!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人,直接向马厂长和我提!这是最重要的任务!”

她转过身,对小张说道:“立刻整理我们截获到的苏军干扰信号特征数据,全部提供给陈卫东!你们全力配合他进行测试和优化!”

仓库里,一种临战前的紧张和兴奋弥漫开来。陈卫东也意识到了任务的重要性,脏兮兮的脸上露出了认真的表情。

“放心吧,王工!”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眼睛盯着那台简陋的装置,闪烁着危险而兴奋的光芒,“不就是给北极熊的‘噪音制造机’喂点更好的‘饲料’嘛!这个我拿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