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佳欣泪眼朦胧地望着她:“搬,搬走?”
用手擦去她眼角的湿润,刘淑琴点点头,说:“对,咱回老家住。”
几天前,当儿子们话里话外不想养她时,刘淑琴就有了这么个念头。
当时没说,是觉得或许还能忍一忍。
现在,她是真的忍不下去了。
说是老家,其实就是在豫市东边的城边村,距离市里大概也就十几里路。
严格意义上来说,刘淑琴和乔文生不是市里人。
他们是十几年前才搬来市里的,在搬来之前,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
当年老两口从祭城村搬到市里来,一是想着儿子们都在市里,可以住得离他们近一些;二是因为乔佳欣要上学,住在市里更加地方便。
如今,儿子们都对她们弃如敝履,重新回到村里住,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在祭城村,属于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地还在。
刘淑琴虽说在市里没找到工作,闲在家十多年,但她种地的力气还有,身板也还硬朗,少说能再干个几年。
养活自己和外孙女,应该不成问题。
她宁愿活得累一点,也不想再见这几个不孝子,靠看他们的眼色讨生活了。
夫死从子?呵……
刘淑琴的话,让乔佳欣逐渐止住了哭声。
在她的记忆里,对老家的印象十分模糊。
当时她才五六岁,父母去世后,她只跟着姥姥姥爷在村里住了小半年,等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就带着自己搬到了市里。
她记得,村里好像有一棵很高的槐树。
姥爷曾经带原主去打过槐花,姥姥做过槐花鸡蛋馅的饺子,很香、很好吃。
她也记得,家里有很多间灰扑扑的房子,原主会经常躲起来,让姥姥来找她。
原主关于老家的回忆,都是快乐而美好的。
所以乔佳欣也觉得,要是真的和姥姥回到村子里住,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刘淑琴:“等搬回老家,咱自己种地种菜,自己过,谁的脸色都不用看。”
乔佳欣用力地点点头,“好!”
说走就走。
当天上午,她们就跟邻居借了辆三轮车,想着先回村里看看老房的情况。
骑车的是乔佳欣。
她没什么力气,平时搬点重物都费劲,但一想到要离开舅舅们,她的腿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猛猛蹬个不停,身上的衣裳被汗拓湿了也不觉得累。
自从搬到市里后,刘淑琴已经好多年没有走这条回村的路了。
以前村里通知有什么事,都是乔文生回去办。
刘淑琴上一次回村,是家里荒着的地要租给村里,他们俩都要回去签字盖手印,仔细想想,好像过去七八年了。